一個白領的購房史:等了五年 更買不起房




成立公司-一個白領的購房史:等了五年 更買不起房

http://www.daybusiness.com.hk/

會計

杭州典型白領小光,在今年4月聽到各種樓市調控政策的消息時,回家對老婆說:希望這次是玩真的,如果房價跌了,咱們趕緊把房子買了吧!老婆嗆他:這幾年都是被你害的,現在你總算開竅了,不想等了啊?!

小光和老婆算是不折不扣的白領,兩個人都從事信息技術工作,月收入各自在萬元以上。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工作十多年的小光,竟然到現在還沒為自己的小家購置一套房產。

其實我五年前就有能力買個市區小點的房子,可是這幾年總不斷有政策出來,每次都想再等等。結果發現,越來越買不起房了。小光說,五年前到現在,他的收入漲了不到20%,可房價已經翻了一番多了。現在拿出兩人的積蓄,也不夠買一套地段好的小面積學區房了。

為這事,小光的確有點后悔。

每次調控來了,都想再等等

在青島、北京、南京等城市工作幾年后,2005年,小光來到杭州,隨后一直定居在這里。剛來杭州時,小光一個人租房住,市中心一室一廳租金1200元/月,當時的市場售價約1萬元/平方米。以他當時每年十萬元的收入,買套六七十平方米的市中心的房子,是完全沒壓力的。但當時政府正在調控房價,小光對樓市前景并不看好,他覺得房價肯定要跌,而且租和買在生活質量上沒什么變化。于是,買房這念頭,就擱下了。

2006年底,小光結婚,當時老婆提出來想買房。可是新婚不久老婆就出國了。等從國外回來,房價已經是另一個天地了。行情一直漲到2008年年中,下半年開始房價有所松動,小光和老婆覺得應該再耐心等待,等降到他們的心理價位再買。

但他們并沒等到。出乎小光意料的是,2009年三四月份以后房價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瘋漲。而小光在下半年被派往北京出長差,買房一事再次被擱置。

今年,小光打算無論如何也要下手了。4月10日,正是新一輪調控出臺的前幾天,小光和老婆再次去看房,一套二手學區房,70平方米,170萬元。頂樓,戶型不正,他們不是太喜歡,但中介說這個價位在現在的市場中算低了。可小光覺得這房子實在不值那么多錢,放棄了。

前幾天,小光發現,他想買的那個小區,同樣的70平方米的面積,掛價普遍低了五六萬元,但仍然沒達到他的心理價位。他們還在等。

收入漲兩成 房價翻兩番

2005年,小光剛來杭州時,月收入8000元,而當時一套市中心的1990年左右的二手房均價約7000元/平方米;時隔五年,小光的月收入漲了20%,約1萬元,可是市中心同類小區的二手房房價已經漲到了近2萬元/平方米。

小光說,這些年,他身邊的朋友一個個買了房,有很多都是以小換大,慢慢地把一套換成了兩套,或者把一居室換成了四居室,雖然中間可能有還款的壓力,但是都算是跟上了樓市上漲的步伐。如今很多朋友雖然工作上的收入沒他多,但是家庭資產卻遠超過他。當時有朋友要買房,他還曾經勸阻過他們,覺得房價遲早會跌,應該等一等再說,現在回頭去看,小光覺得自己錯了。

小光說,他今年四月份看中的那套房子,五年前的售價為70萬元,五年間漲了100萬元。老婆常跟他抱怨說欠她100萬元,如果結婚時就買房的話,現在就凈賺100萬了。

小光把現在的無房境地,更多地歸結于自己當初沒有眼光。可他也想不明白的是,官方的言論都是說要穩定房價,可這房價哪年穩定了呢?以他的印象,幾乎每調控一次后,隨之而來的是一輪劇烈的補漲。夫妻兩人月收入各自萬元以上,在杭州也算是白領了,像他們這樣的人老覺得跟不上房價上漲的步伐,永遠都缺那么一點錢買不起房,問題到底在哪里呢?(記者 趙紅燕)

註冊地址
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迴響

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*

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